2020年春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原本熱鬧祥和的春節,因疫情持續蔓延,企業延遲開工、工人返程受阻,疫情下的石材行業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讓我們共同關注。
01 市場免租暖人心
福建水頭,這個世界石都匯聚了全球“買石材”和“賣石材”的礦主、貿易商和采購商。近年來,水頭也形成不同規模的專業大板市場,成為全國石材采購的聚集地。據不完全統計,水頭專業大板市場架子位共計約40余萬個,按50平方米/架子位,可容納大板約2000萬平方米,按人均200個架子位,經營商戶不少于2000家。
疫情導致商戶經營延遲,據調查,東升、華輝、光明、弘一、溪石、致尊建材、鵬翔、麥石、天一、輝盛、遠達、億盛、瑞豐、寶洲等專業大板市場主動提出對市場商戶給予30-45天不等的免租期。這是企業們萬眾一心、共同戰“疫”的體現,也是疫情面前給予小微商戶最實在的幫助,降低小微商戶的剛性經營成本,共同承擔和面對疫情對石材行業的影響,亦是這些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圖片:部分專業市場免租通告)
02 線上接單、復工延遲、影響漸顯
在市場的暖心舉動下,大板貿易商多出現了“開業不開工”的現象。據走訪,農歷正月初九恰逢閩南拜天公民俗日,約65%的商戶選擇2月2日(正月初九)開業,10%的商戶選擇2月9日(正月十六)開業,15%的商戶選擇2月20日(正月農歷二十七)開業,其余商戶開業時間待定。已開業的大部分商戶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采取“線上接單”模式。
在大板和成品加工端,按往年慣例,水頭部分成品加工廠從正月初九過后陸續開工,在正月十六后所有加工廠基本全面恢復正常生產。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一線工人(集中在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等地)返工時間待定,導致加工企業復工時間難以確定。從各企業大量的招聘信息中,我們看到像技術要求較高的CAD、廠長等職務需求旺盛。石材工程終端,受制于加工企業復工時間影響,已下單的只能暫且等待,未下單的開始重新詢價、招標對比。
在進出口端,世界衛生組織把此次疫情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部分地區經停中國的船期將減少、出口檢疫手續增加,出口成本增加;荒料進口方面市場暫未反饋變化,預測也將是物流變動影響進口效率、周期及成本。
(圖片:福建水頭,往日繁忙的主要路段現狀)
03 國際石材展延期
1月28日,廈門國際石材展組委會發布通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省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原定于2020年3月16-19日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將延期至2020年6月6-9日舉辦。
廈門石材展歷經19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石材展會,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展會包含國內石材展區、機械工具展區、國際展區、人造石展區、設計和論壇區等,成為全球石材行業風向標,是石材行業內開拓市場、采購產品、面見客戶、合作洽談的國際商貿平臺。本次展會延期也意味著一些重要合作的推遲落地。
(圖片:廈門石材展歷程及展會風貌)
04 堅守行業,靜待春風
石材屬于建筑相關的裝飾材料行業,這次疫情無疑對宏觀經濟和企業自身都是一場考驗。回顧2003年“非典”的爆發,從當年GDP數據來看,盡管GDP增速在二季度從一季度的同比11.1%跌至9.1%,但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卻迅速反彈至10%。最終2003年的經濟增速達到全年10%,比2002年的9.1%還要高出0.9個百分點。如今中國的經濟體量遠大于2003年,2019年第三產業的GDP占比上升至54%,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調整,疫情在一季度是否被控制將是全年經濟后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圖片:“非典”期間GDP增速)
2003年“非典”期間建筑行業整體保持平穩,建筑工程產值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均處于上升趨勢,2003年二季度增速略有回落,但并不顯著,2003年全年整體高于2002年。
房地產方面,銷售和新增投資在“非典”期間走勢接近,2003年一季度增速大幅拉升,二季度小幅回落,三季度略有反彈,四季度顯著回落。整體來看,“非典”雖有擾動,但不改趨勢。
目前疫情仍處于攻堅階段,進一步的演變存在多種可能,但從目前情況看不容樂觀,本次疫情對一季度經濟擾動是可以預見的。石材行業與前述的建筑和房地產行業發展呈正相關,后續變動將很大程度受制于節后的復工節奏與宏觀政策環境的變化。
復工的推遲對基建、房建的施工影響是直接的。基建方面,1月份地方政府發債規模超過8000億,其中新增專項債7216億,地方政府短期資金相對充裕,復工的推遲導致資金投放受阻,基建投資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但對于企業而言,雖然收入面臨壓力,現金流可能出現一定改善。對房地產建安投資的影響可能更大,一方面2019年四季度受天氣的影響,房地產施工強度較大,投資增速不斷上升,而一季度復工的推遲可能造成數據上短期下滑幅度較大,另一方面疫情一定程度上限制房地產銷售,從而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產生負面影響,進一步壓制建安投資。
我們以史為鑒,就“非典”疫情對經濟、對建筑行業和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客觀分析疫情下石材行業可能受到的變動。石材企業多數為中小企業,經營模式傳統,復工延遲、訂單下降、租金和員工工資的剛性支出都將讓企業面臨不小壓力。但也應看到“免租期”、“線上接單”、“展會延期”等舉措正帶領行業共克時艱。
05 疫情下石材行業的機遇
每一次危情的背后都有機遇。就宏觀而言,如果疫情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建筑和房地產行業有望迎來一個快速反彈,石材行業的需求端將穩步恢復。從機遇上看,當疫情來臨線下行業紛紛遭遇重創的同時,線上行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資源傾斜,電商、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等線上項目迎來用戶群體的爆發式井噴,石材行業同樣面臨新的機遇
第一,加速石材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石材行業或能借機加速線上交易平臺的建立,改變原有材料銷售的體系,進而進入產品服務體系,涌現出細分行業的B2B互聯網巨頭。
第二,加快建筑行業的模式變革。“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筑速度讓世人震驚,這或將加速EPC推廣,以及裝配式建筑和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落地,實現建筑過程的高效集成管理,石材行業如何快速適應這種變化,需要做的功課還很多。
第三,加快石材行業洗牌。近幾年經濟下行,已對石材行業產生較大的壓力,石材行業原本的集中度非常之低,這次疫情對于石材行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市場有可能會出現一次“被迫性”的出清,實力較弱、準備不足的中小企業面臨淘汰風險,實力雄厚、現金流充足的龍頭企業則借機通過兼并收購加快行業整合,優勢會進一步加強。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第一,繼續堅持不要出門,只有每個人都做到位,疫情才能被控制,經濟才能回歸正常狀態。
第二,好好利用這段時間,看書、學習、提升和修煉自己。在沒有繁忙瑣碎的事務性工作纏身之時,更應做好知識儲備,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第三,身為員工理解企業,積極在家遠程辦公;降低預期,共同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共克時艱。
第四,身為企業保持對現金流變動的關注,做好現金流和短期銷售減少的預算。想方設法,促進非面對面交易,可借鑒順豐或樸樸的“不接觸式服務”等來維持客戶交易。
第五,動態關注疫情,冷靜分析形勢,不過度樂觀也不過分悲觀。提前了解自身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情況,是否涉及疫區、影響正常交付產品與服務,做好預案。
這個冬天,是真的有點冷。但越是寒冷的冬天,越能孕育出偉大的生命。相信石材人定能冷靜思考、沉著應對、抱團取暖、轉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