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石材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石材以狩獵武器、勞動工具、器皿的形式呈現,至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了以石材為主要表現載體的裝飾、繪畫、雕塑等藝術品。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人類文明的演變發展,各種與石材相關的藝術品、建筑物也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承載著某種信仰與崇拜。而在不同的地域區劃、歷史進程及文化氛圍的作用下,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與伊斯蘭教應運而生。哲學的終點是宗教,宗教的載體是石材。石材具備傳達不同宗教文化閃光點的傳世價值。接下來讓我們一同領略世界三大宗教神秘面紗下的石材建筑經典。
基督教與石材建筑
基督教有三大主要建筑形式:羅馬式、哥特式和拜占庭式。基督教教堂整體形象多以向天空拔起的錐心疊加為主,還呈現為雙圓心尖拱,飛升的拱券、彩繪玻璃,基本建筑材料皆為石材,象征著基督教義對永恒的追求。
米蘭大教堂坐落于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是米蘭的標志性建筑,亦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它始建于1387年,歷經500年時間才完成,設計者是公元15世紀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魯諾列斯基。整個大教堂用白色大理石建材,馬克吐溫曾形容它是“建筑師眼中的一團白色火焰”。教堂上共有135大小尖塔,每個塔上都有一座雕像,雕刻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特點之一,米蘭大教堂把這個特點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因此它也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共有大理石雕像約6000多座。大廳的兩側有著高聳的石柱,和絢麗的花窗,這里的花窗是全世界最大的,主要以耶穌故事為主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佛羅倫薩大教堂,又名花之圣母大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歷史中心城區,是世界第四大教堂,1982年作為佛羅倫薩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是一座由白色,粉紅、綠色的大理石按幾何圖案裝飾起來的美麗大教堂。這座教堂圓頂是繼羅馬萬神殿之后的又一大圓頂,建筑師布魯內萊斯基不畫一張草圖,完全憑心算和精確的空間想象開始動工,是古典藝術與當時科學的完美結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筑莊嚴和諧。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站在塞納河畔,遠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大的門四周布滿了雕像,一層接著一層,石像越往里層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長,與上部尖尖的拱券連成一氣。中庭又窄又高又長。從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體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種向藍天升騰的雄姿。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佛教與石材建筑
南海禪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1545年),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1993年,寺廟耗資4億元,歷時14年建造成為亞洲最大的佛教寺院,素有“中原佛國”之美譽。南海禪寺山門牌樓長50米,高31米。在山門內長500米,寬20米的青石甬道上,自北向南依次按佛教的十二因緣為數,以中國古代十二地支(生肖)為序一次排列著12座花崗巖牌坊。南海禪寺東北部的白公上人舍利塔院,以花崗巖質雕刻而成,融中國古代建筑藝術與東南亞現代建塔藝術風格為一體,風格獨特,巍巍壯觀。
圖片來源:匯圖網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于世。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伊斯蘭教與石材建筑
伊斯蘭教建筑莊重而富于變化,奇想縱橫,雄健而不失韻味。其皆以穹隆而夸示,門窗多以尖拱、馬蹄拱或多葉拱形式呈現。其建筑上的紋樣、題材、構圖、描線皆有匠心獨運之處。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筑的主要表現形式。
麥加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世界各國穆斯林向往的地方和去麥加朝覲禮拜的圣地。其規模宏偉,經幾個世紀以來的擴建和修葺,總面積已達18萬平方米,可容納50萬穆斯林同時作禮拜。禁寺有精雕細刻的25道大門和7座高92米的尖塔,還有6道小門,24米高的圍墻將門和尖塔連接起來,6座塔分別聳立在3座主要大門的兩側,另一座塔則與直徑為35米的圓頂毗鄰。禁寺的整個建筑、墻壁、圓頂、臺階、通道都是用潔白大理石鋪砌,驕陽之下光彩奪目,氣勢磅礴。入夜,千百盞水銀燈把禁寺照耀得如同白晝,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建于8世紀,是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圣建筑之一,對于西班牙的穆斯林來說,科爾多瓦是僅次于麥加和耶路撒冷的朝圣之地。該寺各殿內尚存的850根石柱,整座正殿玉柱林立、拱廊縱橫。16世紀初阿隆索·曼里克主教代表卡洛斯五世國王全權主持清真寺的改建工程。正殿中的石柱和拱門近三分之一被毀,從中建起了一座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包括主座堂、王家小禮拜堂、唱詩班等幾部分。唱詩班的椅子全是帶有華貴的巴洛克雕飾的精湛工藝品,兩個講道臺是用桃花心木、大理石、碧玉等鑲嵌制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用石材雕筑的宗教建筑,淋漓盡致地展現宗教之神秘與莊重,傳遞永恒經典的傳世價值,是人類文明的物質財富,世界建筑的瑰寶。石材之美在宗教面紗下愈發真實而厚重。
*以上資料、圖片來源于網絡,內容有中民石材摘編分享。